第30屆中國國際化纖會議于9月23日至25日在浙江省海寧市盛大召開。本次大會以“承上啟下,多元創新——展望全球化纖工業未來發展”為主題,匯聚了來自全球優秀的專家學者、企業領袖及行業精英,共同探討化纖產業在新形勢下的技術創新、綠色轉型與可持續發展路徑。

會議期間,蘇州紐邁分析儀器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展臺與專題報告兩種形式,集中展示了其在化纖質量控制領域的技術成果。公司技術總監馮博士在《低場核磁共振技術在化纖產品質量控制中的創新應用》的報告中,詳細闡述了該技術的應用方案,為化纖行業的質量控制工作提供了新的技術視角。


化纖產品的含油率是影響其加工性能和最終質量的關鍵指標。然而,行業長期使用的傳統萃取法檢測手段,在實際應用中逐漸顯現出一些難以克服的挑戰。
馮博士在報告中指出,萃取法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問題:
測試過程耗時較長,通常需要數小時才能得到結果。這使得生產過程中的問題無法被及時發現和調整,容易導致批量性質量波動。
該方法需要使用大量化學試劑,并投入較多人力,導致檢測成本居高不下。
萃取過程中使用的有機溶劑多對人體有害,且廢液處理不當會對環境造成污染,不符合當前綠色生產的趨勢。
這些痛點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化纖企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提升,也使得企業面臨更高的運營成本和環保壓力。

針對上述挑戰,馮博士介紹了低場核磁共振技術作為一種替代方案的特點。該技術不僅是纖維含油率的國家標準測試方法(GB/T 6504-2017《化學纖維 含油率試驗方法》),其核心優勢也與傳統方法形成鮮明對比:
單個樣品的檢測可在1分鐘內完成,能夠為生產過程提供近乎實時的數據反饋。
無需破壞樣品,即可獲得內部結構和成分信息,節省企業成本。
整個檢測過程無需使用任何有毒有害化學試劑,不產生污染物,是一種環境友好的分析技術。
樣品前處理步驟簡便,降低了對操作人員的技能要求和操作失誤的風險。
“基于低場核磁技術的這些優勢,蘇州紐邁針對化纖生產中不同環節的檢測需求,開發了三套解決方案,旨在為企業提供更靈活、高效的質量控制工具”,馮博士介紹到。
面向小批次樣品的單機測試方案,滿足快速抽檢需求,及時反饋質量問題;適配大批量樣品的自動化測試方案,實現高效連續檢測;以及適用于大尺寸樣品的整卷紗測試方案,不破壞紗團,原位檢測,攻克整批次質量控制難題。

馮博士在報告總結中表示,技術的價值在于賦能。希望通過這些技術方案,能夠幫助化纖企業提升質量控制水平,實現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雙重優化,從而推動整個行業向更高效、更環保的方向發展。

當“快速、無損、綠色”從理念變為觸手可及的生產力,化纖產業正站在一個由“制造”邁向“智造”的關鍵節點。蘇州紐邁所引領的這場技術革新,其意義遠不止于解決眼前的檢測痛點,更在于為整個行業注入了追求卓越、可持續發展的新動能。我們有理由相信,隨著低場核磁共振等前沿技術的深度融合,未來的化纖行業,將是一個以數據驅動決策、以科技守護品質、以綠色定義未來的全新產業生態。
電話:400-060-3233
售后:400-060-3233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