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環保政策推動與化石基材料替代需求下,多糖基可降解薄膜(如纖維素、魔芋葡甘聚糖基薄膜)成為食品包裝、醫藥載體等領域的核心研究方向。這類材料依托纖維素(如納米纖維素 CNC、CNF)的高強度與魔芋葡甘聚糖(KGM)的高柔韌性,可通過復配實現性能互補,但吸濕性(水吸附-保留能力)始終是制約其應用的關鍵問題 —— 水不僅會改變薄膜的機械強度、阻隔性等核心性能,還會影響其儲存穩定性與使用壽命。
然而,不同多糖(纖維素與 KGM)對水的作用機制存在顯著差異:纖維素因富含羥基(-OH)易形成氫鍵結合水,而 KGM 的乙酰基修飾會增加自由水比例,二者復配后水的存在形態與動態變化更復雜。因此,精準表征多糖組件與水的相互作用,明確水的形態分布、分子層面的動態行為及對宏觀性能的影響,成為優化薄膜配方、拓展應用場景的核心前提。
分析多糖 – 水相互作用的技術很多,但存在明顯局限:
動態蒸汽吸附(DVS):僅能量化宏觀吸水率與滯回效應(反映保水能力),無法區分水的形態(如結合水、自由水);
固態核磁共振(ss-NMR):可解析多糖晶體結構與分子間相互作用,但檢測周期長(單一樣品需 30 小時以上)、對樣品量要求高,難以快速篩選多配方樣品;
傳統方法(如烘干稱重、紅外光譜):要么破壞樣品,要么無法實現水態的動態追蹤與量化。
現有技術難以建立 “宏觀保水性能 – 微觀水態分布 – 分子鏈運動” 的多尺度關聯,也缺乏快速預測材料吸濕性的手段。基于此,該應用提出低場核磁(TD-NMR)技術,為多糖基薄膜的性能調控提供系統理論支撐與技術工具。

圖 (a):CNF 薄膜在水活度 0.85 下的典型 TD-NMR 信號與 T?分布
圖 (a)左側為時域 NMR 信號衰減曲線,右側為對應的T?弛豫時間分布曲線,以 “水活度(a_w)=0.85(高濕度)下的純 CNF 薄膜” 為研究對象,核心目的是明確水在薄膜中的形態分類及對應的 T?特征:
左側:時域信號衰減曲線
曲線呈現 “多階段衰減” 特征,反映不同運動狀態的質子(多糖自身質子、結合水質子、自由水質子)的弛豫速率差異:
初始快速衰減段(0-0.1 ms):對應運動受限的質子(如多糖 C-H 質子、強結合水質子),因弛豫速率快,信號迅速下降;
中期緩慢衰減段(0.1-1 ms):對應弱結合水質子,運動性中等,信號衰減速率減緩;
后期平緩段(1-10 ms):對應自由水質子,運動性強,弛豫速率最慢,信號衰減趨于平緩。
這種多階段衰減是 “多種質子共存” 的直接證據,為后續 T?分布的解析奠定基礎。
右側:T?弛豫時間分布曲線
曲線通過 “去卷積擬合” 拆解為三個獨立峰,對應三類不同狀態的質子,每個峰的 “中心 T?值” 反映質子運動性(T?越大,運動性越強),“峰面積占比” 反映該類質子的相對含量:
T??峰(24-28 μs):對應 “非交換性多糖 C-H 質子”(如纖維素葡萄糖環上的 CH、CH?基團),無流動性,僅反映多糖分子鏈自身的運動狀態。該峰面積占比(A)約 15%,表明 CNF 薄膜中多糖鏈緊密排列,分子間相互作用強;
T?b峰(45-65 μs):對應 “結合水”(與多糖羥基通過氫鍵緊密結合,或被限制在 CNF 納米孔隙中的水),流動性極低。該峰面積占比(B)約 35%,說明高濕度下 CNF 仍能通過氫鍵吸附大量結合水;
T?c峰(0.24-1.69 ms):對應 “自由水”(遠離多糖極性基團,僅通過弱范德華力作用,流動性接近本體水)。該峰面積占比(C)約 50%,是高濕度下 CNF 薄膜水分的主要存在形式,直接解釋了 “高濕度下 CNF 薄膜易軟化” 的原因(自由水增加導致鏈間作用減弱)。

圖 (b):不同水活度下T?參數與峰面積占比的演變
圖 (b)以 “水活度(a_w)=0.33(低濕度)、0.59(中濕度)、0.85(高濕度)” 為變量,展示了純 CNC、純 CNF、純 KGM 及兩類 CNF-KGM 復配薄膜(CNF/KGM=2:1、CNF/KGM=1:2,均為重量比)的T??、T?b、T?c弛豫時間與對應峰面積占比(A、B、C) 的變化規律,核心目的是揭示 “濕度如何調控水態分布,且不同多糖配方對水態的響應差異”:
T?弛豫時間的變化規律
T??(多糖 C-H 質子):所有薄膜的 T??值基本穩定(24-28 μs),不受水活度影響。這是因為多糖分子鏈的 C-H 質子不參與水合作用,運動狀態僅由鏈間相互作用決定,而濕度變化對鏈的固有結構影響極小;
T?b(結合水):隨水活度升高,T?b值略有增加(如純 CNF 從 45 μs 升至 65 μs)。原因是高濕度下結合水含量增加,部分結合水與多糖的氫鍵作用減弱,運動性略有提升;
T?c(自由水):隨水活度升高顯著增加(如純 KGM 從 0.24 ms 升至 1.69 ms),且不同配方差異顯著:KGM-rich 薄膜(純 KGM、CNF-KGM 1:2)的 T?c值始終高于 CNF-rich 薄膜(純 CNF、CNF-KGM 2:1)。這表明 KGM 的乙酰基修飾會削弱水與多糖的相互作用,使自由水運動性更強,而 CNF 的致密結構會限制自由水流動。
峰面積占比(A、B、C)的變化規律
A(多糖 C-H 質子占比):所有薄膜的 A 值穩定(12%-18%),與水活度無關,進一步驗證多糖鏈自身結構不受濕度影響;
B(結合水占比):隨水活度升高先增加后趨于穩定(如純 CNF 在 a_w=0.33 時 B=20%,a_w=0.59 時 B=35%,a_w=0.85 時 B=38%)。原因是低-中濕度下,多糖羥基吸附水形成結合水,當羥基位點飽和后,結合水含量不再增加;
C(自由水占比):隨水活度升高持續增加,且配方差異顯著:
純 KGM:C 值增長最快(a_w=0.33 時 C=10%,a_w=0.85 時 C=65%),表明 KGM 對自由水的吸附能力最強;
CNF-KGM 復配薄膜:C 值隨 KGM 比例增加而升高(CNF-KGM 2:1在a_w=0.85時C=40%,CNF-KGM 1:2時C=55%),體現 “KGM 促進自由水吸附” 的協同效應;
純 CNF/CNC:C 值增長最慢(純 CNF在a_w=0.85 時 C=50%),因纖維素的致密結構與強氫鍵作用限制了自由水的大量吸附。
關鍵結論與數據支撐
圖 (b)通過量化數據明確了兩個核心結論:
1、水活度對水態的影響具有 “選擇性”:僅自由水(T?c、C)和結合水(T?b、B)隨濕度變化,多糖自身質子(T??、A)不受影響;
2、多糖配方決定水態分布:KGM 的引入會顯著增加自由水比例,而纖維素(尤其是 CNC)會增強結合水吸附,復配配方可通過調整比例實現水態的精準調控(如 CNF-KGM 2:1 可平衡 “結合水保水” 與 “自由水軟化” 的矛盾),為薄膜配方優化提供直觀依據。
3、驗證了低場核磁技術 在 “快速區分水態” 中的優勢 —— 相比 DVS(僅測總水分)、ss-NMR(耗時久),低場核磁技術的檢測僅需 5 分鐘 / 樣品,且非破壞性,可實現多配方的高效篩選。
Falourd, X., Rondeau-Mouro, C., Cambert, M., Lahaye, M., Chabbert, B., & Aguié-Béghin, V. (2024). Assessing the complementarity of time domain NMR, solid-state NMR and dynamic vapor sorption i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saccharide-water interactions. Carbohydrate Polymers, 326, 121579.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carbpol.2023.121579
電話:400-060-3233
售后:400-060-3233
返回頂部